分卷阅读48(1/3)

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或许李赓存了挑拨她与燕帝的心思,想暗示她,他才是燕帝实际上属意的继承人,以此起李梵清的好胜之心。

若李梵清有意夺位,李赓更可以名正言顺地除去李梵清这个有力的竞争对手。

李梵清临窗远眺,于此四野无人之境,轻笑了笑,自言自语:“可惜了啊。”

李赓算计人心确实有一,只可惜,今日之李梵清却再不似从前。

作者有话要说:

[注]“年年柳……汉家陵阙”:自唐·温筠《忆秦娥》。

第53章 白事

冬月中,终南浮白,安有雪,似白云碎,又似琼玉踏破。

李梵清晨起,闻得窗外有风雪簌簌声,遂起了鹿小靴,披一件银白狐裘,推门而。她未施粉黛,又半披散着乌发,仅以一截素锦缎带穿系其中。这副打扮若放在旁的人上,未免会显得太过素淡;可偏偏李梵清容貌妍丽,这般素净的妆扮落在她上,竟反衬一段如谪仙人一般的绝尘之姿来。

乌发雪肤,姿傲人;虽未,却仍有丹朱,倒更类风雪之中,一枝独秀红梅。

兰桨早发觉李梵清屋中异动,知是李梵清早醒,此刻也打着伞匆忙而来,为李梵清递上了一方手炉。

“沈大的‘死讯’,昨夜里已传了罢。”李梵清一手捧着手炉,一手轻抬,接起了风中凌飘散的雪,“这日选得也不错,茫茫白白,清清净净。”

兰桨,继续禀:“沈大娘会在沈府‘停灵’三日,三日后自城南‘殡’,‘葬’于灞上。”

沈宁诈死之计的个中安排,李梵清已谋算良久,无需兰桨提,她亦早已烂熟于心。

此番李梵清借元利贞之手,求得吐蕃密教修炼之圣药,有息假死之功效,足以令沈宁蒙混过关。待停灵三日一过,李梵清便会令人将灵柩偷龙转凤,落葬灞上的只会是一座空棺,而真正的沈宁则会被她转送至她在洛的别苑。

殡那日方才是关键。李赓等了这么久,不会束手待毙的。”李梵清手中微觉凉意,缩回手,拢回了衣裘之中,“提防李赓在途中设伏。若是人手足够,也可布疑阵,瞒天过海。”

兰桨闻言再度,将李梵清的话谨记心间,回好转述给独孤吉。

李梵清的设想,待沈宁“殡”那日,最好是同时布疑棺,以防李赓于途中设伏。不过李梵清也顾虑到,她能派的人手有限,即使加上沈靖的分心腹,也不过五十人数,是以她也并不敢将这些人太过分散。

而且,此番李梵清也是在赌,赌李赓并未真的掌握卫势力。倘若此番李赓派卫伏击,别说她有五十人,便是有五百人,于训练有素的卫面前,也是毫无招架之力。

她想,若是裴玦今日在此,恐怕又会责怪她兵行险着,太过铤而走险了罢。

李梵清边泛起一抹淡笑,似一片雪,转瞬即逝,消于这天地茫茫间。

沈宁“停灵”的最后一日,李梵清一白衣素服,还是披着那件银白狐裘,轻车简从,低调地现在了沈府大门之外。

虽说沈宁负燕帝赐婚,也算王妃之,然则她与李赓并未真正成亲,是以沈府的丧事办得也简单,世人对此并未有疑。

世人关注的是另一桩事。

虽说都是些林林总总、拉拉杂杂的传闻,看着是捕风捉影,但经过有心人一编排,一散播,便成了有模有样的故事。

早前莲郎君于代王府外声讨之事,一度也闹得满城风雨,沸沸扬扬。城中百姓惊讶,先前传闻代王对沈将军独女一见钟,众人皆信不疑,以为是一桩谈,却不想代王竟有龙之好。

不仅是龙之好。据安城中相传的莲郎君哭诉之言,代王本对沈宁无意,他苦心孤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