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(1/1)

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幸好今年过年里没有大大办,各府上也消停得很,年三十晚上一家聚在一起,吃了一顿乎乎的素饺,就算是把年过了。

但即便是这样,府里三个孩都特别兴。

以往过年都是一大早就要去,随大这里祭祀那里磕的,一整天都被风给得透透的。

们对先帝这个皇玛法本来印象也就那么,除了过年过节,连单独说话好像都没有过。

今年哪儿都不用去,自然就谈不上多难过。

一人吃了一大碗素饺之后赖在禾嘉跟胤俄屋里不肯走,晚上尼楚格睡在两人外间的阁里,有碧纱橱隔开里外,谁也吵不着谁。

弘暄照旧带着弘晙睡在西阁那边,老大一个王府一家就非得挤在正院正屋这几间屋里,谁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,都特兴。

在府里过得兴,被他皇帝四哥抓了壮丁也不觉得多难过,整个天都忙忙叨叨这件事。

等殿试考完张榜,天气已经彻底和起来,因为先帝驾崩而笼罩在所有人心的郁气,也基本散得差不多了。

雍正元年秋,废太上奏折自请搬去已经建好的郑家庄王府,四爷答应了,前两日送了圣旨去毓庆,册封胤礽为理亲王。

圣旨来,心绪最复杂的莫过于直郡王。胤禔是怎么也没想到,当年那般必死的局面还能得到今天这样的结果。

本以为这辈都会忿忿不平,但其实这还刚活了半辈,那些所谓的不平也只有夜人静睡不着的时候,会偶尔想起。

更多的时候琢磨的,都是这几年该怎么开源节,给弘昱和底几个孩攒家业和嫁妆。

自己至今还是个郡王,看样老四给了自己府的自由就不会给亲王的爵位。想要当亲王,恐怕要等到死后哀荣了。

胤礽想的没他大哥那么多,郑家庄前前后后修了几年,他现在就想搬过去过几天什么都不心什么都惦记的好日。这幅病病歪歪的谁知还能活几年,可别王府没住够人先死了。

至于朝廷天社稷这些事,哟,那都多少年没想起来了,以后也不必再想起来。

理亲王很快就从毓庆搬去了郑家庄,连带弘皙和弘晋也跟着过去了。说是天气了要给阿玛侍疾,其实就是躲一躲风,把废太这事给避过去。

随后过了两天,皇后就请这些妯娌们,说是四爷跟她商量等三年孝期满了,各府就能把后里的娘娘们接去住。

如今乌拉那拉氏是跟着四爷一起住在养心殿后殿的顺堂里,也就五间房的大小。

一来是方便夫妻两个一起给先帝守孝,二来也是两人这些年习惯了住在一起,非要给乌拉那拉氏暂时挑个离养心殿太远的殿去住,两人都不怎么乐意。

就这么先凑合着,等孝守完了让这些兄弟们把里的太妃都接去,没儿的全挪到慈宁宁寿去住,到时候皇后就能搬到养心殿后的永寿里去。

四爷都已经给乌拉那拉氏规划好了,等搬去了永寿,到时候再把永寿旁边的启祥打通,到时候皇后理事可以在启祥,起居在永寿

帝后两个就这么前后挨着,想要找对方说什么事,或是晚上四爷想要从养心殿来往后去皇后那儿,都极方便。

所以这事不是想要接额娘的王爷们,还是想要搞装修翻新的四爷,都觉得特别好。只有禾嘉听着无所谓,十三福晋也挠挠不说话,这不是婆婆早死了,想接也没人接嘛。

没有大事,日过得平淡且舒心,三年孝期听着吓人,其实一晃也就过了。

四爷带老老实实给先帝守了三年孝,底这些王爷们谁也不敢胡来。多是找借往城外园里去小住的时候,偷着改善伙好的。

等到守满二十七个月摆坛祭奠磕孝期的时候,禾嘉跟胤俄都忍不住相视对看了一。从两人成亲起至今十几年,风风雨雨好的坏的,竟也这般有惊无险的走过来。

往后的日或许好,也或许还有诸多艰难。但没有关系,这一路走边还有人陪,就再没有什么好害怕与彷徨的了。

小贴士:找看好看得小说,就来海棠书屋呀~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