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千一百零八章 风雨如晦(2/2)

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单纯以当聚集于潼关的军队,只能堪堪固守,不能反击安,所以不仅要等待山东、江南两地门阀组建的私军前来支援,更要拉拢、策反关中的十六卫军队,才能反败为胜。

“卡察!”

再不济,有房俊辅左自己也行啊……

李治神,忙:“让他来!”

区区苏定方,焉敢冒天之大不韪?

还望诸位能够匡扶天,造福苍生。”

简直就是自己命中克星……

推测当然有一定的理,但风险同样很大,理应该有所动作去规避师拦阻江南私军的可能,但现在自己麾却缺乏一个能够统筹全局、行之有效的“统帅”级别人

李治面苍白……

否则,必然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死战,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……

禁卫退,旋即,右侯卫将军苏加自门快步而,不顾一,急行几步来到李治面前,将一份战报递上,语速极快:“刚刚收到江南的消息,江南各家募集私兵近十万,粮秣辎重无数,于燕矶渡江北上之时遭遇师火炮轰炸,损失惨重,全军溃散。”

褚遂良忧心忡忡:“此前曾推断师有可能拦阻江南私军北上,算一算时间,江南私军要么即将抵达潼关,要么是有噩耗传来,也不知形如何。”

所以最先抵达的应该是江南私军,要么是军队,要么是消息。

有禁卫禀报:“殿,鄂国公,苏加将军有急军奏禀。”

若能成功说服李宗,将来举兵反攻安之时由其放开玄武门,使得麾军队可以驱直太极,夺嫡之战将会瞬间结束,所造成的损失最小。

已经上升至“天”的度,尉迟恭、褚遂良自然坐不住,赶,一揖及地,齐声:“殿乃先帝遗诏传位之正统,天命所归,吾等忠心追随,死不旋踵!”

这也是当晋王一系的共识,师的确对江南私军威胁大,但大多都不认为师敢悍然攻击,因为一旦江南氏族遭受损失之后引发整个江南的动,很容易发生划江而治的后果。

只需师犹豫不决,江南私军就会快速组建并且渡江北上,到时候师再想阻截,为时已晚。

如若有李靖、李孝恭之辈追随自己麾,夺嫡之战的胜算将会大增。

李治放茶杯,摆摆手,请两人座,而后面容一整,严肃:“不过势大,咱们只能在此固守待援,也不知安那边形如何,还有山东、江南两地的援军何时能够抵达。”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山东世家距离关中的距离较之江南更近一些,但一路行来山路远,且当季节黄河势暴涨逆行不易,反倒是江南前来此地更快一些。

李治默然不语。

李治摆摆手,安抚:“鄂国公何需如此?满朝文武皆摄于太之威势,只顾自家前程命,将父皇数十年之皇恩弃置不顾,唯有汝等忠肝义胆、不肯背弃,宁愿追随本王与天为敌,父皇在天之灵必,本王也铭。”

尉迟恭倒是信心十足:“江南氏族盘踞江南多年,固、实力雄厚,就连当年隋炀帝都屡次前往江都,希望能够得到江南氏族的襄助稳定朝局,师岂敢冒着江南倾覆的危险,悍然发动攻击?况且师上唯房俊之命是从,咱们固守潼关,已经隔绝东西通,关中往来江南的消息传递不便,没有房俊的命令,师不敢承担如此严重的责任。”

“喏!”

雷动九霄,风雨如晦。

尉迟恭执壶给李治斟茶,愧疚:“都是微臣无能,不能匡扶殿完成先帝之遗诏,实在是愧对先帝、愧对殿。”

若非房俊一直以来的力,只怕父皇早已将太废黜,哪里用的到自己伪造父皇遗诏?而且如今东所属之军队几乎都与房俊关系密切,由其直接或间接组建、整编,导致战力悍。

“呵呵,不必如此,快座。”

尤其是宇文士及秘密潜安亲自说服李宗,攸关生死胜败。

如果单纯只是消息,那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好消息……

炸雷在城楼外炸响,树杈一样的闪电划破风雨,在满天昏暗雨幕当中一闪即逝,其声惊天动地,整个城楼都微微晃动。

想到房俊,李治愈发郁闷。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