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03(1/2)

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将小家伙放到摇篮中,钟离熙提了自己的想法。

“我想要修书。”

修书,整理天典籍。

这是君主拉拢天文人,获得好名声常用的方法。

当然从后世看,同样利于古书典籍的传,是难得的一箭双雕。

叶敛自然不会反对,他只是好奇,“皇后想要修一什么样的书?”

钟离熙的理想非常远大。

她所说的修书,不是简简单单的撰写一两本书,而是将从古至今数代所留的史书经典、文学诗歌、哲学宗教、科学地理等各科书籍,勘误纠察加以重新编纂。

这是一百科全书式的书籍。

王朝更迭修史,盛世鼎盛修书。

将珍贵的古书典籍保留传的文治工程,注定会名留青史。

仅这一条,就足够文人雅士趋之若鹜。

当然,这也是一项工程量惊人的工作。

钟离熙的计划是十年修成。

消息一,天云集响应。

复鸣书院的诸位先生,当初为自由,拒绝了朝廷的招揽。

现在也主动要求加

还有各地隐士大儒、书院学皆上言,要尽绵薄之力。

等得知是皇后明大义,向陛建议修书后,钟离熙的名声达到了最峰。

民间多了无数对帝后圣明的歌功颂德。

半月后,修书的编纂人员才定了来。

这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。

正总裁官三人,副总裁官十五人,总阅官二十人,总纂官和总校官各三十五人,纂修编写三百五十六人,纂十人,翰林院提调官员五十人,更有誊写一千二百人。

总计一千七百二十四人。

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书。

这还只是初定,日后官员往来,人员替,总数还要再

帝后的魄力超乎了朝臣想象。

但如今的大周府库充盈,如日中天,编纂此等著并不算困难。

有钱就有底气。

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都看重后名,却少有能修书的。

实在是费钱啊。

修书的人员安排去,就连钟离微公务繁忙,都时不时前去修书馆察看度。

更遑论其他文臣。

闲暇时便是修书馆的编外人员,自觉加班。

当然钟离微很快就没了想修书的心思:

圣上要给大公主选少傅了!

大公主翻年就两周岁。

别看她虚岁才三岁,却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基因,极为聪慧。

小小年纪就能将凤仪殿上人哄得团团转,甘愿为她效忠。

尤其“横行霸”。

经常遭殃的便是夜。

小公主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
【1】【2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