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00(2/3)

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脸呢?

他们打定主意不让这个别有用心的家伙闲着。都尉的饷银可不少,北境军费原本就不宽裕,凭什么让人白领一份钱粮?

没过两日,先是那些在伤兵营服务的女人们开始有些议论,叹京中来的郑都尉年纪轻轻,升迁极快,想来也是穆都尉一样的英雄人

有了谢淑柔的推波助澜,姓郑的在燕州的碑就别想改善,到了最后,别说以前那些北境守军看不起他,就连京城来的那些将官们也都看不上他。

她家小红裳不是因为封了伯爵,大家都不服气,在军中受到颇多的敌视和议论吗?哼!咱家红裳的功劳虽比不上在北境多年的将军们,但也的确是实打实立过功,总比吃空饷不活的人吧?

这是来自于穆家父的报复,然而经略使府中,暗搓搓想要报复郑都尉的人却不止是穆家人,比如闲着没事的谢淑柔。

不像那个郑都尉,真是京城来的纯小白脸,武艺虎虎,骑术非常一般,除了官儿不小以外,还没瞧他有啥优呢!就这样的人,碰上戎狄人怕不是持不了一个回合就得败阵来,燕州上上的军官谁都不放心让郑都尉领军。

闲言碎语就这样先从伤兵营发酵,半个月之,整个燕州大营都传遍了,这一,郑都尉取代了穆红裳,成为北境将士的中钉。这人还真就怕比,和废一样的郑都尉比,平安伯穆红裳明显可多了。

俗话说烈女怕缠郎,郑都尉认为,只要他肯功夫,穆家大小迟早会回心转意。毕竟就算她再傲,也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而已,见识有限,不懂事。

十二月初,谢淑柔打算收拾包裹回京的时候,林都尉的碑已经没办法挽救了,关键是他实力不行,不能像穆红裳一样,靠默默任务赞军功来改善在旁人中的形象。

只是郑都尉没想到,他打哪日起,在没有机会功夫个“缠郎”了。安国公早就瞧他不顺了,女儿回去一告状,安国公和穆征衣立刻很合作地合伙将郑都尉去参与训练。

在谢淑柔看来,她家小红裳是天第一的好姑娘,惦记小红裳没关系,但至少得有像样的本钱才能上门来追。红裳的追求者,至少条件不能差过郑瑛,郑瑛就是最低标准。

十二月十日,穆红裳亲自送谢淑柔城,一直将她的车送到离燕州五

而穆红裳这个不足十七岁的平安伯,倒不再是北境将士们的中钉了,她踏踏实实的当斥候,勤劳的任务,和其余斥候一同死的摸消息,一起并肩与戎狄人作战,倒是与秦将军麾的将士们生了不少同袍谊。

穆校尉好歹的确抓住了戎狄大王,实实在在立了大功的!

这话不说还好,说起来反倒提醒了一群伤兵,那郑都尉到了燕州之后,似乎还没过城呢!什么英雄人?没有任何功劳却当上了都尉,简直比封了爵的穆校尉还可恨!

郑都尉觉得,穆家大小终有一天会明白,她虽然得也真是漂亮,但她是个女兵。哪个份贵重的男人愿意娶个在军中厮混的女人呢?向他一样大度不计较的人真的不多。

而且人家平安伯别的不说,的确是个优秀的斥候,行动轻灵,细心聪明,剑术很好。而且人家武艺,骑术也不差,不斥候也能上耍抢,那准,比普通骑兵可远了。

所以谢淑柔早就看郑都尉不顺了。这人在她里简直是一无是,要本事没本事,要相没相,和郑瑛比,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,也不知这人哪来的自信,觉得自己有本钱凑到红裳面前来。

大家都觉得,平安伯是个伯爵没错,但在军中,不也是个普通的六品小校尉嘛!还是可以一起小伙伴的。

所以缺德的谢淑柔坐在屋里想了几天,想来个一举两得的主意。

第741章 哪里是家

虽然小姑娘这么早封爵还是不公平,但人家平安伯封爵之后该咋样还咋样,老老实实在秦将军麾当差,派到哪,就去哪,到手中的任务从来都完成得很好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谢淑柔觉得自己资源有限,别的本事也没有,但想办法找人传播言还是得到的。

尤其是以前在金翎卫任职的几位将军,比如铲屎官朱将军,每次看到郑都尉恨不得装作不认识。他们都觉得,金翎卫的碑都是被这个姓郑的给带坏了,也不知皇上怎么想不开,咋就突然派了这么个绣上北境来。

像穆大小这样的世家贵女,在从军的那一日起,其实已经堵死了自己大半婚途径,穆大小最好的选择,其实就是嫁给他。除了他之外,她可选择的余地是真的不多,要么就是选个份低微,趋利而来,希望靠娶妻改变命运的穷酸男人,要么就只能在北境军中找个俗的武夫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