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25(2/2)

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老太君笑而不语。

陈五太太见状就问丈夫是怎么回事。

老太君和何氏说话的时候,秦伯之就由娘领着和寒儿的女儿陈九姑娘在一起玩。

“我明白你的意思,可侄媳妇是安国公府那位老太君的外孙女。这两年,你也看到了那位老太君对侄媳妇的重视,他们小夫妻现在也还没有。你若是把侄带到任上去了,只怕那位老太君会不依。”陈大老爷是这么对陈五老爷说的。

彼时老太君正在老君堂乐呵呵的看着一屋的孩在院里玩,听说陈五太太来访,便让人把二姑母也请了过来。

她们寒儿虽然自幼丧父,可也是生惯养着大的,她怎么忍心让她去中南那边的县里吃苦呢。

她让儿秦伯之过来给老太君见礼。

陈五太太是和老太君及二姑母都打过的。

老太君也一脸沉思的坐在那里。

秦伯之年方两岁,其天饱满、眉厚,看起来就是一副有福之相。

二姑母听明陈五太太来意后,颇有些不愿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她知老太君心开阔,若是好好和她商量,未必不能成事。

她又看向老太君。

陈五老爷回去时,步履就有些沉重。

“他现在读书的功夫还没到,我想带他去地方上看看民间疾苦。”陈五老爷是这么解释的。

这样的人家只要中间不什么幺蛾,必是能起家的。

陈五太太正想说要不然自己主动打个圆场不让儿儿媳跟着过去了吧,就听老太君开说话了。

陈五老爷中了士后,并没有像同科一样急着翰林院,而是同哥哥们说自己想要谋个外放。

“是吗?”何氏闻言忙笑:“那就借老太君吉言了。”

不过在陈五老爷说要将陈七爷也带到任上去之后,陈大老爷等人就有些犹豫了。

想是她昨天一时之间想岔了,老太君虽然通达理,可又有哪个人愿意让自家女孩受苦呢。

陈家其他兄弟们都觉得他这个想法很好,自是十分的支持。

因此陈五太太就对陈五老爷:“要不然,我去安国公府问问老太君的意见?老太君若是同意的话,自然很好。若是不同意的话,那就算了吧。总不能因为老七的事让老人家伤心。”陈五老爷觉得陈五太太说的有理,便也应了。

陈五太太自也是知二姑母为人的,她见二姑母邀请的诚心,便笑着应了。

老太君细细打量了秦伯之一番后,笑着对何氏:“秦太太日后会享儿福的。”

老太君看了就更喜秦伯之了。

陈五老爷一心想要锻炼一,竟没有想到这一,闻言就有些懊恼。

俗话说三岁看老,这个秦小少爷看着就是一副聪颖的模样,其父亲知刻苦读书,母亲也是敦厚之人。

陈五太太看二姑母果然有些不乐意,心里就咯噔了一

何氏听说陈五太太要把自己送到安国公府的老太君边时,起初还是有些忐忑的。

哥哥们都赞同自己去外任,但对自己要将儿带到任上却不太赞同。

能看的来秦伯之是个早慧的孩,他虽然只有两岁多,可却知让着陈九姑娘。

陈五老爷便把哥哥们说的话告诉了陈五太太。

“不如让他们夫妻随我一起去任上吧。”陈五老爷又

老太君听二姑母和陈五太太说明缘由后就笑:“我正愁没个人说话呢,况且我们儿也该有个玩伴了。”

“你说你想外放到中南那边,那边生活艰苦,只怕老太君那边不舍得让侄媳妇过去。”陈二老爷也不甚赞同的

第二日,陈五太太便去了安国公府。

可她来后,见老太君说话和蔼,看她时的目光也很平常,并不因其位权重对她有任何居或是怜悯之,心中忽然放松了来。

不过她还是跟着二姑母一去了老太君那里。

“我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,也不想求什么名利了,只盼望能在最后为百姓们谋些福利吧。”陈五老爷就

陈五太太这心里就七的。
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