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75(2/2)

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赵旸在朝堂上给文臣们看了看舆图,让他们看看大宋被西夏、辽国、金国、蒙古包围。

“孙兄,去北境会有危险。”

他还说他之所以要收复燕云十六州,不单单是为了完成□□的遗愿,也是为了更远地让老百姓能平安地生活在中原里,不想有一天无数百姓死在蒙古的铁骑,更不想让蒙古人主宰这锦绣河山。

文臣们被赵旸这番分析吓到了。他们心里是不愿意相信蒙古会南攻打大宋,但是赵旸说的太有理,让他们不得不相信。

晏殊他们试图把赵旸培养成第二个宋仁宗,可惜赵旸并不想他爹爹。再者,宋仁宗也不希望赵旸第二个他。

在中秋节前,朝堂上一直都是吵吵闹闹的。

有些文臣被太殿的话说动了,觉得太殿攻打西夏是对的。但是,还是很多文臣并没有被赵旸说服,他们始终觉得主动攻打西夏是不对的。

王胖胖听到这话,停手中的笔,抬眸惊讶地望着孙明和:“你要去北境?”

对于晏殊他们持反对他主动攻打西夏一事,赵旸懒得再跟他们废,随他们闹去。

这些年来,赵旸读了不少书,再加上他的才本来就好,晏殊他们想要说服他本来就很难。再加上,晏殊他们这群文臣本来就“心虚”。

他非常认真并犀利地跟他们分析了大宋以后要面对的危险,并且着重调蒙古人的凶狠和残忍,以及他们的铁骑的厉害。

在这次争吵中,晏殊他们不禁对赵旸说了重话,赵旸也没客气,直接戳穿了他们胆小怕事和偏隅一角的面目。

曹家和折家早就料到会发生这,早就好了准备,毫不客气地回参了过去。

这么多年来,赵旸在晏殊他们面前一直扮演着“乖巧”的太殿,非常听他们的话。没想到突然有一天,太殿变得不听话,他们心里自然不能接受。

武臣们时不时附和赵旸的话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这些天,早朝上,文官们和武臣们吵个不停。

翰林院里,孙明和正在看有关蒙古的书籍。他这些时日一直在看这方面的书,越看越心惊,越看越觉得太殿的思虑是对的,一定要收回燕云十六州,守好大宋的防线,绝不能让蒙古南

文彦博他们没想到太殿年纪不大,却事事都知

“王兄,我真的想去北境。”孙明和微微红着脸说,“我知自己手无缚之力,平日里也没有读过什么兵书,去北境也帮不上什么大忙,但是哪怕让我站岗,我也愿意。”

“伙夫?”王胖胖轻笑一声,“伙夫可不是你能当的。”

赵旸还警告文臣们,如果不想五胡华这再次发生,那么大宋必须收复燕云十六州。只有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了,才能抵御蒙古铁骑南

赵旸看不去文臣们攀咬武臣们,在朝堂上就把他们狠狠地训斥了一番,说他们不为大宋的安危考略,不为老百姓着想,只想钱买平安,目光短浅,祸害大宋。

文臣们最喜引经据典,那赵旸就用他们最擅的一招来反对他们。

文臣们自然不服,和赵旸争辩了起来。

见太殿忽然变得“桀骜不驯”,文臣们把过错怪在曹家等武将上。他们觉得如果不是以曹家为首的武将在太殿面前妖言惑众,太殿怎么可能去攻打西夏。

今年新晋的二十五个士是非常支持赵旸的,尤其是听说了蒙古铁骑额将会南一事,他们决不允许胡人南践踏他们的河山。

修他们,训得欧修他们哑无言。

“对,我想去北境,我想一份力。”孙明和神非常认真地说,“哪怕当一个伙夫,我也是愿意的。”

赵旸还告诉文臣们,蒙古这个时候已经在对外扩张,用不了多久就会南。如果他们大宋对付不了蒙古,那么整个中原将会被蒙古的铁骑踩在脚,届时他们就会主中原,成为中原的主宰。等到那个时候,汉人会有什么场,不用他细说。

文臣们见反对太殿攻打西夏一事不成功,就掉起来参曹家和折家。他们心里清楚,武臣们以曹家和折家首是瞻,只要参他们,就能对付其他武将。

文臣们听赵旸说,以后蒙古铁骑会南,届时他们的铁骑所到之会生灵涂炭。

“王兄,我想与你一同前去北境。”这几日了解到大宋的境后,孙明和觉得自己为大宋的官员,理应为大宋效力。但是,他在翰林院并不能力,所以他想去北境。

宋仁宗被他们吵得疼,只好开打断他们,让他们闭嘴,结果第二天上朝,两方又争执了起来。


章节目录